【济南日报】专题报道矩阵数据·橙仕汽车:末端无人配送车有望最先上

2022-07-27 14:32 haochi

【济南日报】专题报道矩阵数据·橙仕汽车:末端无人配送车有望最先上路应用

“无人驾驶何去何从?”“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发展无人驾驶技术?” 近日,济南市委机关报《济南日报》在新冠疫情引发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的背景下,对智能汽车科技企业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度解析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无人配送行业目前所处境地,以及在不久的将来无人驾驶技术可能给社会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全球就展开了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但受限于当时的基础设备和技术能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迟缓而有限。斗转星移,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突破,无人驾驶技术在现阶段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有一个问题随之浮现眼帘,我们距离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应用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以及最有可能实现的落地场景是什么?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在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上看到了发展方向。
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无人驾驶技术是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通信、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等多门前沿学科的综合体。其技术之复杂,令无人驾驶技术的攻克一直处于困难的境地。另外,无人驾驶技术的长足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有力支持,现在国家逐渐提高了对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重视,相继发布指导文件促进和规范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截至目前,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在无人驾驶的道路上寻求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在城市末端物流配送领域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技术优势。
 
然而,无人驾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上路之前需要大量的行车数据来做支撑。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常年深耕于“网点-驿站”之前的城市末端物流配送领域。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橙仕系列物流车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城市末端配送任务,并以车辆数据和驾驶数据为基础,对接城市物流数据,共同打造了车辆大数据中枢“橙仕大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车辆追踪技术,协同物流合作平台,推动城市数据化应用场景,为无人驾驶车辆的早日上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由济南日报专题报道的橙仕物流配送无人车,已成为最接近现实要求且可以在机动车道行驶的城市末端无人配送车。在2021年9月18日,在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联席会议举办的“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新能源快递物流无人车技术测试”启动仪式上,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获颁“新能源物流配送无人车牌照,并准许在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城市道路上进行公开测试。
 
此举意味着,在城市末端物流配送领域,在“快递网点-驿站”之间,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已经具有成为末端无人配送领域佼佼者的潜在实力。究其原因,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公司是与济南市国有投资平台联合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国有投资平台来做支撑,公司还同时具备年产10万台车的工业制造能力,并且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也做好了从有人车到无人车量产的准备工作,通过运用运营车辆的行驶数据,可以有效的优化无人驾驶配送路线,为未来的无人车量产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末端物流配送无人车或最早享有上路“权”
根据报道,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快递业务量的急剧增长,配送人员短缺已然成为现实考虑的主要问题。如何缓解和变革传统配送模式等问题,已经被紧急提上日程。而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所聚焦的商业配送模式问题,正是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包括京东、苏宁、菜鸟、中通等在内的快递企业,相继推出末端配送无人车并完成落地测试或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由此可见末端配送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随着全国各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相继出台,包括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准入和登记、使用管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多个维度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进行全链条立法,2017-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至23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4%,并且多家汽车企业已经已经开展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而末端无人配送车由于具有体积小、速度相对不快等特点,很有可能成为现阶段无人车道路应用车型的首要选择。
 
2021年9月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已经对外展示了其基于华为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的L4级自动驾驶线控整车“橙仕01D”。投入测试的车辆车身宽约1.5、长3.5米、高1.6,货箱体积达2.6立方米,可运载0.6吨货物。路测过程包括跟车、红绿灯识别、行人避让等20余个项目。该测试车辆属于高速车,设计时速超过70公里/小时,可满足“快递网点-驿站”场景配送需求。
 
科技改变生活,小快递也能推动大发展。面对如今变化莫测的疫情形势,无人驾驶技术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得到肯定。矩阵数据科技·橙仕汽车所研发的城市末端无人配送车,如若在不久的将来一经量产,势必打破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等存在的快递难题,配送人员不足的问题和城市末端物流配送压力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和缓解。